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典战役个人炒股如何加杠杆控股,凡尔登经常被拿来比较:规模上不如斯大林格勒那么庞大,战术精妙上比不上四度赤水,激烈程度也不如库尔斯克那样硬碰硬的坦克血战,但有一个方面,凡尔登绝对排第一——那就是对人心的摧残。
简而言之,凡尔登战役,不只是消耗了士兵的生命,更残酷地打垮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和意志。
泥泞中的大炮与疲惫的炮兵
1916年春天,冰雪融化,战场变成一滩泥泞。德军的大炮在烂泥路上寸步难行,进攻速度放缓。长时间的炮火轰击让炮兵疲惫不堪,精确度大打折扣,弹药却越发紧张。
然而法国人也不是吃素的,他们开始学会了集中炮兵统一指挥,分成三类任务:反炮火压制、打击德军冲锋集群和摧毁阵地。炮兵变得更有战术性,更致命。
法金汉曾信誓旦旦说,只要炮火准备好,步兵走进凡尔登就无所畏惧。可现实却残酷:德军伤亡越来越大,连亲临前线的德皇太子都慌了神,要求补充兵力。法金汉手里还有3.5万预备役,但他没敢用,因为他的目标不是夺下凡尔登,而是耗死法国人。问题是,他忘了德国人自己也在留学、也在流血。
展开剩余74%死人山——最血腥的对抗
3月6日,法军和德军在一个叫“死人山”的小土丘展开了血战。炮火轰鸣,法军第67师猝不及防,阵脚大乱。德军步兵乘势追击,紧追不舍,运用渗透战术逐步侵蚀法军阵地。
危急时刻,指挥官巴兹莱尔将军抽调一个团反击,由优雅的马克尔上校带队。3月8日清晨,马克尔带着部队摆出拿破仑时代的密集纵队,肩并肩直冲德军火力点。
虽有机枪扫射、炮弹轰炸撕裂队伍,士兵们却一次次严整集结,毫无退缩之意。白刃战惨烈展开,马克尔冲散敌军,夺回了阵地。
可惜好景不长,马克尔在庆祝胜利时被机枪扫射当场阵亡,他的英勇和优雅成了永远的回忆。
死人山多次易手,直到5月底德军用毒气攻势法军被迫撤退,但这块土地早已变成焦土,毫无价值,却成了德军沉重的包袱——守住它,得付出1.2万人的代价。
伤亡与绝望,消耗了一代人的血与泪
夏天,凡尔登的消耗战还在继续。法军换将,贝当转任中央集团军司令,尼维尔接任第二集团军司令。尼维尔性格冷血,是进攻派,主推步兵炮兵协同的“徐金弹幕”战术,和突击部队小组爆破德军火力点。
10月9日,法军对多奥门堡发起新一轮炮击,动用了威力更大的新型巨炮,炮弹像末日降临般接连不断,彻底摧毁德军士气。
可是10月24日清晨,大雾中法军一支摩洛哥部队迷路,营长尼古拉临时决定单枪匹马攻下多奥门堡,几乎无人抵抗就轻松夺回。可这背后,是双方为这座堡垒拼掉了十几万人命。
这是一场超越战术与士兵的战争
到12月,法尔登战役结束,双方投入超过200万人,伤亡接近百万,阵亡30万,5万人死于霍乱,30%的幸存者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(PTSD)。
战场成了一个潮湿阴暗的地狱:泥水与血水混合,破碎的军装、锈蚀的武器、腐烂的尸体堆积成山。水源被污染,士兵饮水后轻则呕吐,重则死亡。长时间泡在污水中,士兵脚部腐烂,截肢司空见惯。
前线流传着一句话:“推进一米,付出2条生命。”绝望、酗酒、自残成为常态,人性在无尽杀戮中被碾碎。
战争的阴影,长久困扰着法国人
凡尔登地狱不仅折磨着身处其中的士兵,更恐吓着远方的国民。贝当深知这点,正因如此,战后法国修建了马奇诺防线,试图永远避免再次陷入凡尔登式的噩梦。
但这条防线和多奥门堡的失守一样,成了后来的笑柄。更为关键的是,此役彻底击垮了整整一代法国人的脊梁。
凡尔登留下的伤痛,成了法国人心中永远的阴影,导致他们在战争来临时既恐惧又脆弱,甚至快速选择投降。
凡尔登战役没有绝对的战略胜负,却绝对摧毁了人心。这不仅是血肉之躯的消耗,更是精神和信念的崩溃。
它成为一代人的噩梦个人炒股如何加杠杆控股,镌刻下战争残酷最深沉的印记。
发布于:河南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配资安全配资门户_线上配资平台_股票杠杆配资观点